該如何形容這座城巿 我想是fusion吧
他曾是西班牙海外最富有的城巿
世界文化遺產的歷史城區 古典教堂林立
充滿巴洛克 羅馬 歌德式建築
他是南美美食重鎮
太平洋的富饒海鮮 亞馬遜雨林的魚和香料
原住民傳統食材 西班牙菜 亞洲移民風格
都隔入這座城市的料理 成為新時尚
前面已經看過世界第六的 Maido
先來吃吃經典的秘魯菜 (Central再等等 富樫一下:P)
日裔主廚傳下來的名店 主廚叫Otani 哈哈
離我們住的飯店很近
位於利馬的米拉佛雷(Miraflores)區
不同於舊城區 米拉佛雷區是新巿區
街頭就是新興商業和高級住宅區 各種人氣餐廳酒吧
治安也令人放心 可以自由行走
先來一杯 Chicha morada 紫色玉米汁
源自安第斯地區的飲料
紫色玉米加上鳯梨皮和木瓜熬煮 最後加上一點肉桂和丁香
營養健康又解渴
Ceviche 檸汁醃生魚
這道完全是秘魯最經典的名菜
把生魚或蝦蟹海鮮切小塊 浸泡在萊姆 檸檬 橙汁裡
當然還有很多洋蔥和香料
這道菜就由利馬開始 推廣到西班牙殖民的拉丁美洲 甚至全世界
走近這家餐廳時
門口的計程車司機問我們有沒有要坐車
我們說沒有 是來吃飯的
司機對我們說 這是best ceviche in Lima !!!!
哈哈 有在地人掛保證 就更有信心地走進去啦
當初是看到IG有人分享這道菜 才跑來吃的
炸海鮮真的好吃
但下面的醬汁真是非常酸哩 :P
Chupe de Camarones 龍蝦湯
來自南部大城的阿雷基帕(Arequipa) 的經典湯品
河蝦 馬鈴薯 米 起司和牛奶烹煮
非常美味 雖然濃郁但口味較接近亞洲 !!!
是本次旅程最棒的一道菜
再說一次 在秘魯不知道點什麼時 就點湯就對了
秘魯湯品裡面不是米就是麵 而且份量很大
可以直接當主餐吃 不是只是一碗湯而已
舊城區 聖馬丁廣場Plaza San Martin
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滅了印加帝國改在太平洋海岸的利馬建都
Lima成為拉丁美洲的政經中心也是最富有的城巿 成為王者之城
幾世紀以來 最有錢有權的大人物都住在舊城區
然而 革命成功之後
這國家也被懸殊的貧富差距壓迫著
有錢人和商人紛紛離開了老城區 移往新城
舊城區逐漸沒落 也成為貧窮和治安問題的危險區域
我們參加一日city tour 在白天來到這裡
白天看起來還好
但導遊仍告誡我們 最好還是不要晚上到舊城區來
Gran Hotel Bolivar
位於聖馬丁廣場 1924年開幕 是秘魯第一間5星級酒店
跟隨舊城區的起落
我們也來此見證曾經的風華
我只認識 胡利歐 Santana .......
這家飯店裡最有名的是這個酒吧
據說 秘魯國酒的雞尾酒 Pisco Sour
第一杯pisco sour 就來自這個酒吧
聖馬丁廣場和武器廣場之間
錯落繁華的商店街
彩色的歐風古厝羅列 各種印加風情 安第斯羊駝毛精品 手工藝品店林立
武器廣場 Plaza de Armas
舊利馬的巿中心 氣勢恢宏的廣場
大量古蹟和古典華麗的教堂
融合歌德 巴洛克 羅馬建築殖民風格
我們參觀了最宏偉的聖佛朗西斯科修道院(Monasterio de San Francisco)
除了內部華麗的巴洛克風格
最大亮點在埋葬超過10萬人的地下墓穴
可惜入內就不能拍照了 但絕對值得一訪 !!!
我們在利馬待了快4天
新城區都是可以自由散步的 安全且非常放鬆
uber在這裡也很安全方便 價格公道
新城區包括熱鬧時尚的聖伊希卓(San Isidro)
豪華濱海的米拉佛雷(Miraflores) 酒吧夜店的布蘭庫(Barranco)
利馬基本上終年無雨 !!!!
走在街上很是舒服
Ceviche 比賽 ~~
位於米拉佛雷區的利馬最大購物中心LARCO MAR及情人廣場
對啦 就是連來利馬都要逛街啊 ~哈哈
秘魯沒有很貴的奢華精品
但因為多山 各種知名登山品牌都有
另外 最值得買的
當然是羊駝毛的織品
bady alpaca(第一次剃毛的羊駝小朋友)的毛衣細緻度堪比cashmere
另一種駝類vicuna(小羊駝) 更是極品中的極品 非常稀少
這天晚上 下了一場小雨
對於這個幾乎不會下雨的城巿而言 我們簡直幸運 哈哈
利馬雖然易起霧 但少雨 全年降雨量不到15mm !!!!
夏天很少超過29度 冬天很少小於12度
真的是很舒適的城巿哩
網路上或書上大部分都只介紹舊城區
再加上台灣不知為何 對南美洲都又窮又落後的印象
到了利馬才知道新城區 是非常美麗又舒適的街區
有些區域的街道 房子 巿容 甚至比台灣還美(疑 好像沒有很難 哈)
當然 離開利馬 那又是另一個世界了 ......